(叶楚伧像)

叶楚伧(1887-1946),原名宗源,字卓收,笔名小凤、楚伧。江苏周庄人。革命党人,国民党元老,著名的南社诗人。

1887年10月4日,叶楚伧出生于江苏吴县周庄一个书香门弟之家。其父叶凤巢是晚清秀才,因不事生产,家道逐渐中落。叶楚伧幼时母亲早逝,因此,生性敏感,聪慧异常。少年时代的叶楚伧曾在周庄及附近一带的私塾就学,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功底。曾参加县试和府试,均名列前茅。1902年,叶楚伧考入了上海南洋公学(交通大学前身)。后来,又转入南浔的浔溪公学继续学习。浔溪公学解散之后,叶楚伧与同好自由研习学问和新思想。1904年,叶楚伧考入了苏州高等学堂。在此校学习三年,最终因为愤懑于考试的不平而痛打学校监督人员,被苏州高等学堂开除。失学之后,因同盟会员、同乡陈去病的力荐,南下广东汕头,主持《中华新报》笔政。以雄浑泼辣的文笔,宣传革命思想,致使《中华新报》销量大增。1909年春,叶楚伧加入同盟会。1910年,参加了陈去病、柳亚子等人组织的“南社”,成为南社著名诗人之一。

辛亥革命之后,叶楚伧先后在上海创办《太平洋报》、《生活日报》,并一度主持《民立报》笔政。1916年,与邵力子合办《民国日报》,担任总编辑。1924年1月,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,并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常务委员兼青年妇女部长。此后,一直参与政治活动,成为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元老之一。长期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、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委员,先后担任过江苏省政府主席、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长、秘书长、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、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。抗战胜利后,奉派为江苏宣抚使。1946年,叶楚伧在上海病逝,葬于苏州木渎灵岩山。

叶楚伧的后半生虽是著名政治人物,但毕生不改书生本色。其诗文作品及与民国文坛名人往来之事迹,是民国研究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。其人身材魁梧,面皮如橘,为人行事,多幽并之气,但文笔婉妙,饶儿女情致。这种反差使他在南社文坛中别具一格。叶楚伧平生笔耕不断,但是,除了《世徽堂诗稿》、《楚伧文存》以及小说《古戌寒笳记》、《金阊之三月记》等作品之外,传世者并不多见。目前,学界对他的研究方兴未艾。

(朱兴和供稿)